《1》
买白茶,含水量是不容忽视的问题。
而决定成品茶的含水量高低,以及是否达标的,则是工艺。
说到白茶的工艺,向来走的是低调路线。
比起其它茶类要揉捻,要发酵,要杀青等等复杂步骤。
白茶,洒脱自然,颇有几分世外高人那般的淡泊。
但别看只是简简单单的萎凋和烘干,但也很考究技术。
然而,近期听到一个奇怪说法。
有茶友反映,“听说福鼎白茶工艺又简化了,直接省略了烘干,改成纯日晒了?”
不烘干,纯日晒?这不是偷工减料!
况且,就算真的是工艺改良,也要经过国标通过和认证的啊。
看来,只不过是子虚乌有,生编硬造出来的。
光是靠晒一晒的白茶,根本无法达到成品茶的标准,也就更别谈品质了。
《2》
为什么白茶不能只晒一晒?
在白茶的国标中,严格地对工艺进行了规定。
其中,不管是白毫银针、白牡丹、贡眉还是寿眉,皆是以相同的加工方法制作而成。
简单概括来说,白茶是以大白茶、水仙或群体中茶树品种为原料,经萎凋、干燥、拣剔等特定工艺过程制成的产品。
所提到的干燥,正是烘干。
而没有经过烘干的茶叶,便不能称其为合格的白茶。
就好比,绿茶需要杀青,杀青是它的灵魂所在。
要是绿茶尚未经过杀青,那它还能得到那般鲜爽清香的风味吗?它还是绿茶吗?
显然,并不能。
所以,白茶之所以能够做到鲜香醇爽,香清甘活,离不开烘干的帮助。
白茶的工艺简朴,并且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。
萎凋和烘干,是缺一不可的。
若是真要省略烘干,采取一晒到底的形式,很有可能对白茶的品质产生影响。
首先,日光萎凋并不是晒得越久越好,也不是暴晒。
有些人为了省事,又想要让茶叶的含水量变得低一些,于是便采取了极端做法,让茶叶变成了茶干。
在春茶季中,正午的阳光一般是明媚且强烈的。
这个时候,并不是日光萎凋的最好时机。
在烈日下长时间的暴晒,会使得茶叶中的叶绿素大量分解,营养物质也遭受破坏。
精心的日光萎凋,应该是在温和的阳光下,沐浴汩汩春阳。
在上午、下午或傍晚等合适的时机,用柔和的日光将茶青内多余的水分排出。
之后,再用烘干的方式,让白茶干燥的同时,养分也能大量的保留下来。
由此看来,日光萎凋和烘干是相辅相成的关系,两者不能分开,更不能省略谁。
《3》
烘干对白茶有多重要?
白茶的烘干,是制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。
提倡低温慢烘,而不是高温快烘。
如此一来,才能在保留原汁原味和丰富营养物质的同时,让多余的水分尽量排干。
而对白茶来说,最大的好处,在于经得起久存,且有利后期陈化。
虽然听起来简单,只是将茶叶做干罢了。
但隔行如隔山,背后的艰辛和困难,是常人所无法想象的。
烘干的精髓,在于慢。
正所谓,慢工出细活。
每种品类的白茶,采摘标准不同,外形特点也就各不一样。
想要将它们彻底地烘干烘透,就需要老道的经验,精湛的技术。
烘干得温度既不能太高、太猛,否则会破坏白茶内部的养分,还可能导致烘干不到位。
也不能随便做茶,或是直接不烘干。
若是省略了烘干,最直接的影响,就是导致茶叶的含水量不达标。
依据白茶国标中所述,成品白茶的合格含水量应该低于8.5%。
光是靠日光萎凋,或是靠暴晒,而没有烘干,是不可能达到这个标准的。
平时,我们将只经萎凋的白茶半成品,称为毛茶。
某些茶掌柜为了抢占市场,夺得先机。
将这样的半成品直接投入市场贩卖,吸引了众多等待新白茶的茶友。
由于没有烘干,所以茶叶本身的含水量高。
比起刚结束烘干的成品茶来说,毛茶的口感反而会更水润,更淳和些,花香也显得浓郁。
但它有一个致命的缺点——经不起久存。
众所周知,白茶的特点除了鲜香醇爽以外,还有着越陈越香的美名。
当新人买到以后,很容易便被这糖衣炮弹给欺骗。
激动地以为,尚未经过陈化,就能拥有如此淳和、馥郁的风味,该是多么优秀的白茶啊!
但等到三五个月以后,真相才会败露。
含水量合格的白茶,内质经过了重新聚拢以后,达到了一个极佳的状态,香气层次丰富,汤水柔润饱满。
越陈越香的说法,正在逐渐应验。
而含水量超标的白茶,则变得香气寡淡,汤水薄弱,甚至于,还会出现一股水味。
所有当初的优点,都成为了泡影。
且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,茶叶受潮的程度越来越严重,渐渐生出酸味、巧克力味、烟味、沤味……
这样看来,一晒到底,没有烘干的白茶,你还敢买吗?
《4》
如何判断自己买的白茶含水量是否达标?
第一,是听声音。
用手抓起一捧白茶,会听到茶叶与茶叶之间轻微碰撞,从而发出的“沙沙”声。
这种声音,特别的清脆悦耳。
与一脚踩在干枯的叶片上,所发出的声音有着相似之处。
而在冲泡的时候,当沸水浇注在极度干燥的茶叶上,还能听见“滋滋”声。
这一点,在梗粗叶大的秋寿眉身上感受最明显。
第二,是用眼观。
实际上,含水量达标的白茶,并非完美无瑕的。
在运输和搬运的过程中,难免会出现一些适当的破碎,从而导致白茶变得不完整。
但是,少量的碎叶,反而代表着茶叶干燥度极佳。
倘若一点都没有破碎,茶叶完完整整地呈现在面前,反而存在猫腻。
这就代表着白茶本身含水量较高,有韧性且不易碎。
所以,过于“完美”的白茶一定要谨慎购买。
第三,是用手触摸。
含水量达标的白茶,摸起来是干燥的、清爽的,不带有黏腻感的。
比如白毫银针,芽头上布满了白毫,毛茸茸的,舒爽干净。
且用指腹去感受芽头的最尖端,还会有一种如“针”般扎手的感觉,名副其实。
而白牡丹和寿眉,亦是如此。
此外,水分合格的白茶,是像薯片一样干脆的。
用手轻轻捏叶片,不用吹灰之力,就能将其变成碎末。
带有茶梗的白茶,也是一掰就断,利落无比。
如果发现白茶摸起来有些潮湿,不清爽,或是在折断茶梗的过程中需要费些力气。
结合以上的种种因素来看,就能够判断这款白茶的含水量有超标的嫌疑。
第四,是用时间检验。
前面也提到了,含水量不合格的白茶,是经不起久存的。
时间,就是最好的检测方法。
在保证了存茶密封、干燥、避光、阴凉、无异味,若是几个月后,茶香减弱,不再鲜妍明媚,茶味变淡,如开水般薄弱。
那么,就代表着白茶已经受潮变质。
继续存下去,也没有太大的意义了。
《5》
如今,是言论自由的时代。
但在茶圈中,打着“言论自由”幌子,招摇撞骗的,屡见不鲜。
这部分人,很善于颠倒黑白,歪曲捏造。
甚至于,提出一些有违白茶国标的说法。
一晒到底,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。
但凡是浏览过国标,或是对白茶的工艺略知一二的人,都能明白烘干的重要性。
目前为止,白茶的工艺已经是最为简朴的了。
若是再进行缩减,损害的不仅是茶叶的品质,还有消费者的利益。
买含水量超标的白茶,水多茶少,卖价也就更高。
多付出了钱,买回来的却是大把的水。
这怎么算,都是一笔亏本的买卖。
再加上,它没有储存的价值,难以越陈越香,而是变质发霉。
买回家必定是欲哭无泪的。
不要再拿“简单”,来洗白自己的偷工减料了!
来源:白茶大课堂
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